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自媒体时代——品德课堂教学的新契机

时间:2024-02-17 18:43:50
自媒体时代——品德课堂教学的新契机[本文共4771字]

自媒体时代——品德课堂教学的新契机

摘 要: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升级,为老百姓生活提供了手机自媒体运用的便利,随拍、随放、随传,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主人,这种“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时代我们可称之为“自媒体(We Media)时代”,自媒体成为每个人表达自我的平台和手段。面对这样的时代新兴事物,我们德育工作者不能只是漠视甚至一味地批判、拒绝,因为德育工作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热门的工具和手段,因势利导,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更受孩子们喜欢,让我们的德育更自然地走入孩子们的心田。

关键词:自媒体;小学品德;课堂教学

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老百姓生活提供了手机自媒体运用的便利,随拍、随放、随传,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主人,“秀”上一把,这种“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时代我们可称之为“自媒体(We Media)时代”。作为品德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免不了会思考自媒体时代对于我们品德课堂能产生什么积极作用?如何抓住“想成为媒体的主人”这一心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也能在课堂中自信地“秀”,“秀”出个性,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道德的升华、习惯的养成?

在这样的思索之下,笔者通过观察课堂、思考教材、教学实践和研讨,发现自媒体时代还真能为我们的品德课堂打开另一扇窗,展示出独特的风景。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品德课程,从内容设置来看,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展开的,话题更贴近生活,更能在生活中找到拍摄的“脚本”。自媒体时代为我们的品德课堂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突破时空,拓展话题

家庭、学校生活是低、中年级品德课堂讨论最多的话题。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的限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不能较好地回顾和描述以往发生的家庭生活或学校班级事件,通常只能对当时当地发生的事情能较真切地体验、较清晰地表达。但真实的生活不可能“搬”到课堂上供学生观摩,怎样才能突破时空,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真实的生活情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享、讨论呢?

以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12课《我的好习惯》的教学片段为例,以往的教学环节设计,学生会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己的好习惯。学生或自告奋勇介绍自己的好习惯,或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好习惯,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师们通常发现这样的交流会让课堂形式单调,总是以语言描述为主要形式;气氛沉闷,因为由于年龄原因,有的学生描述得不够清楚,表达不够流畅,给听讲者获取和理解信息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特邀成绩优秀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习惯,不仅窄化了习惯的含义,也将我们的品德课堂俨然变成了“优秀学生表彰会”。此时的品德课堂面对的现实是,每个学生都是有好习惯的,但有的学生一时想不好自己的好习惯,不敢说;有的学生会做却不善于说,不会说。课堂有时无奈地变成了教师与某几位同学的一问一答。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做了一些尝试。课前,她先从习惯谈起,启发学生意识到每个人做事都是习惯的——习惯就是做一件事通常所用的方式。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习惯,这时要开阔学生对于”习惯“的认识,既想到学校里的,也想到家里的、社区的;既想到学习的习惯,也要认识到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习惯。接着,老师要肯定每个人都是有好习惯的,鼓励学生回家后留心自己的好习惯,可以自己发现,也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发现。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做一做不如边做边说”,将你的好习惯拍成照片或录一小段视频,拍摄视频时最好有相应的自我解说,发到老师的QQ邮箱,由老师收集整理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的任务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学生回家后经过充分的思考,在父母的启发帮助下,发现了自己平时没有留意和总结的好习惯。有的学生拍了一张照片,告诉大家每逢出游他一定会带上垃圾袋;有个学生拍了一段小视频,记录了他每天早上吃早饭时都听英语课文的好习惯;有个学生拍下了他每周日都积极运动的视频;有个学生拍下了爸爸妈妈回到家,他主动打招呼并递上拖鞋接过包的好习惯……每一段照片和视频展示后,都请“主角”向大家介绍自己拍摄的好习惯,分别从“我的好习惯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这样的好习惯带来了哪些好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享。学生呈现的好习惯真丰富,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学生呈现的好习惯更真实,老师之前的启发与家长的帮助,让他们找到了各自的闪光点!学生呈现的好习惯真精彩,每一个孩子有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每一个孩子都那么生动活泼自信!

二、带入情感,真实体验

对于中、低年段的孩子而言,完整流畅地表达发生过的事情是有一些困难的,异时异地再次体验产生过的情感就更难了。然而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以道德情感的体验为基础的,没有真实情感的体悟,这样的道德教育将成为说教。如何运用自媒体激发起学生的真实而深刻的道德情感呢?笔者的团队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启发学生说一说在学校和家庭中劳动的经历和感受。但由于劳动的过程不大可能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学生对于劳动的经历可以说出一些,例如是怎样值日扫地的,怎样在家整理房间的,但叙述的过程要么空洞,让听者无味;要么繁琐,冗长而不得要领。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往往课堂气氛沉闷,过程说不清楚,最重要的“劳动感受”也只能泛泛而谈,因为当时当地的感受——或辛苦、或高兴、或沮丧、或激动,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大都已经忘记或淡化了。在教学中,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唤起学生劳动时或劳动后的真实感受,教师周末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件家务劳动,并让家长帮忙用手机拍下劳动时的过程,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通过QQ传给老师。教师收到视频后,提前观看梳理了一遍,挑选出家务劳动中不同的几项劳动。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的实录:

老师引入话题:“大家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同学,在家里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一些家务劳动,有的相对简单,比如更换垃圾袋、为植物浇水,有的稍微复杂一些,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一些小衣物,还有的同学甚至会烧几个菜呢。这个周末,同学们都在家参加了家务劳动,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几位同学的表现。”(有一名同学录制的视频是喂小弟弟吃饭,这位小姐姐很有耐心也很有办法,不停地哄着弟弟:“啊,宝宝张大嘴巴。”“小火车要开进小山洞啦。”“再吃一口,长肉肉。”……不知不觉中,一小碗米糊就喂完了。视频中真情流露,充满童趣,同学们被她逗引弟弟的话语引笑,也被弟弟吃得满嘴的“胡子”引笑。)

笑过之后,老师及时采访同学:“你们为什么笑呢?”

同学回答:“别看她平时在学校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喂起她弟弟来还真有一套。”

老师追问:“你说的‘一套’是哪一套?”

同学回答:“她知道跟小弟弟说说话,引他张嘴,还会跟弟弟玩小火车的游戏。而且我看到弟弟嘴上吃脏了,她还会用勺子把嘴边的食物刮到嘴巴里去。”

老师又采访她:“我们看你很会喂弟弟,你是怎么会这些方法的?“

小女孩回答:“我是平时看妈妈这样喂的,我也学会了。”

“哦,原来留心看大人是怎么劳动的,我们也能学会劳动的本领。”老师适时小结。

师:“这是你第一次喂弟弟吗?弟弟被你喂得很好啊。”

生:“不是的,我在家经常喂弟弟,我第一次喂的时候碗给弟弟扒翻了。”小女孩有些不好意思。

师:“哦,难怪你刚才总是像在跟弟弟打太极一样,手不停地让着弟弟,喂多了就有经验了是吗?”

“是的。现在他可够不到我手里的碗了。”小女孩很得意地说。

师:“看来,多练习多干干,我们就能发现劳动中可能出现的麻烦和困难,就有了劳动的经验,能做得更好。那你喂弟弟累吗?”

生:“不累,看弟弟全吃完了我很高兴!”

师:“看来,你很爱你的弟弟是吗?”

生:“是的,他很可爱。”

师:“劳动虽然是辛苦的,但通过劳动我们也感受到,这不仅是付出,也是我们爱的表达,就像爸爸妈妈对我们一样,对吗?”

“是的。对!”同学们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另一个男孩为家人做了一份西红柿炒鸡蛋。视频中,男孩一边讲解步骤一边炒菜:“我先炒鸡蛋……我现在要把西红柿放进锅里了。要放一些糖,不然会太酸……”结束后,老师先采访观看的同学:“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他往锅里倒菜的时候手缩了一下。”

老师问:“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问问他。”

生:“因为往热油锅里倒菜,一不小心油就会溅出来,溅到手上很烫很疼。”

师:“你被热油溅到过吗?”

生:“嗯,溅过,还起了个红点。”

师:“所以就学‘精’了,下菜时知道快速地缩回手来。看来,劳动的经验教会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你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味道怎么样?妈妈怎么评价?”

生:“现在还可以了,第一次做的时候非常难吃,可是妈妈还是说好吃。”

师:“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妈妈是想鼓励我,而且妈妈看到我愿意做事,非常高兴。”

师:“通过炒这道西红柿鸡蛋,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我知道了做一道简简单单的菜也是不容易的,何况妈妈每天还要做好几道菜,有的还是肉,很复杂。可是妈妈还是不厌其烦地这样天天做,我做得不好还鼓励我。我很感谢妈妈,以后我还要学更多的菜做给妈妈吃。”孩子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师:“看来,劳动不仅让你学会了一项本领,还教会了你感恩。”

三、关注身边,案例鲜活

在品德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典型案例法,即以一个典型的做法或想法为话题,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关于道德的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的行动选择。这个话题的主角通常是小兔、小猫(童话故事),或者是小红、小刚(榜样人物法)。这个话题的主角能不能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当然可以!尤其是正面的话题和形象,更应当多以身边的同学、老师为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道德事件,感受身边的道德力量,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2课《同学之间》一课时,有心的老师会提前至少一周搜集拍摄同学之间感人的瞬间:课间有同学不开心,好朋友会有一旁陪伴他和他说话;有的同学作业遇到了困难,热心的同学会帮助他,细心讲解给他听;有的同学身体不舒服,好心的同学会陪着他或扶着他到校医室就诊……老师平时的抓拍留下了真实而感人的一刻,当上到这一课“美好回忆”环节时,再把这些照片展现出来,采访照片中的帮助者和被助者,相信都能有真情的流露。也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道德的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产生认同和向往的道德情感。

对于在品德课堂中运用自媒体手段的教学尝试,参与的老师们有时还存在一些疑惑,供我们讨论、启发我们思考的同时,也在帮助我们明晰这一教学方法的“备注点”。

疑惑1  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会减弱?

有的教师表示疑惑,如果原本的课堂上学生描述被小视频、照片代替了,那么学生本应当在课堂上得到锻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是就会因缺少锻炼而逐步弱化?其实,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能得到锻炼,关键在于操作的过程。录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边演示边解说,条理清晰地将意思表达清楚。学生在家拍摄录制的过程中,是有时间重新来过的,也有利于他们将最满意的自己展示出来,学生非常感兴趣,也更乐于表达。

疑惑2  课堂上是否有时间将所有学生拍摄的内容展示出来?

课堂上显然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展示出所有的拍摄内容。教师在接收到学生发送的照片或录像后,一定要提前浏览,梳理准备。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必然要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一是围绕教学的主题,二是时长恰当,三是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挑选,如习惯方面,不要集中在学习习惯,应当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劳动能力的展示,不要集中在做菜或打扫卫生,照顾弟妹、帮助择菜、收叠衣物也都是劳动的内容。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的学生免不了失落,教师可以恰当地围绕爱劳动、好习惯等主题开展相应的班队活动,在更广阔的德育天地中,再创设机会让其他的学生展示、交流、分享。

疑惑3  照片、视频是否代替了学生的交流和体验?

自媒体时代便捷的照片和视频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话题与素材,拓展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但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简单地播放视频和照片,将品德课堂变成了看一看、笑一笑的“剧场”。教师应当始终明确,生动、丰富的素材其作用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和情感体验,目的是为了更真切地体验,更充分地交流分享。所以,展示完照片和视频之后的采访、交流才是真正的高潮和目的所在。

时代的车轮向前飞奔不可阻挡,科技的发展让自媒体成为每个人表达自我的平台和手段。面对这样的时代新兴事物,我们德育工作者不能只是漠视甚至一味地批判、拒绝,因为德育工作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热门的工具和手段,因势利导,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更受孩子们喜欢,让我们的德育更自然地走入孩子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  余佩琴.用视频资源演绎精彩思想品德课堂[J ] .中小学德育,2016(5).



[2 ]  陈吉君.自媒体时代城市薄弱中学的德育困境及对策思考[J ] .中小学德育,2016(10).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南京 210017

《自媒体时代——品德课堂教学的新契机[本文共477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